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熱點資訊 > 行業新聞 > 詳細信息
機票代理人收入政策統一 航司白名單或增加
作者:admin 來源:新快網 發布時間:2016-07-18
機票代理人收入政策統一 航司白名單或增加

  圖:機票市場變天了?

  2016年7月1日注定成為中國航空業、在線旅游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從這一天起,國內各大航空公司機票代理新政開始正式施行,代理人的代理費、前返后返費用將全部取消,改為支付定額手續費,這也意味著所有代理人的收入政策統一,不再有以前的政策分層,月銷一百張和月銷一萬張的代理人從地位到費率都將被一視同仁。


  同時,航空公司在新協議中還要求“禁止機票標準產品的供應商銷售模式”,及未經航空公司批準,機票代理人不得擅自在第三方平臺上銷售相關機票產品。最直接結果是:如今查詢攜程、去哪兒、阿里旅行等多家OTA(在線旅行社)網站,多家大型航空公司的代理人產品一夜間全面下架。


  有人說,機票銷售市場從此“大變天”;還有人說,航空公司一紙新政“血洗”票代,開啟去平臺化大幕;剩下大部分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還在一臉蒙圈地看著常去的機票銷售平臺上,從前幾頁才能翻完的航班搜索結果,怎么都只剩小貓三兩只。



  據悉,本次由國航、南航、東航、海航、深航、山航、川航、廈航這8家航空公司統一步調發起的國內航線客運手續費調整政策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代理費前返后返費用將全部取消,改為“一碗水端平”的定額手續費。(注:“前返”是票代按票面價格一定百分比獲得的手續;“后返”則是代理商完成一定出票額后得到的銷售獎勵。)


  具體來說,同一家航空公司執行的代理費政策都按照航段定額支付,根據不同艙位,每個航段的代理費在5元到60元之間。不同航空公司之間同等艙位每個航段代理費差別,按照航司規模的大小分為兩個梯隊,但差別最多也不超過10元。


  記者獲悉,目前大多數航空公司都與代理完成了變更銷售代理協議。譬如南航近日已在官網公布了與其簽署了新版代理協議的代理人名單,超過2500家機票代理公司獲得了銷售南航機票及相關產品的權利,其中包括以前主要以平臺方式供應代理商所銷售機票的攜程、阿里、同程和途牛。


  第三方平臺被“一棒子打暈”


  同樣自7月1日起開始推行的,還有一項對攜程、去哪兒等OTA們來說是當頭一棒的新政——禁止機票標準產品的供應商銷售模式,以及未經航空公司批準,機票代理人不得擅自在攜程、阿里、去哪兒等C端、B端平臺上銷售相關機票產品。


  比如,南航規定:嚴禁代理人通過C端、B端平臺等第三方渠道銷售南航機票標準產品(單程、往返程及缺口程等裸機票產品,或以機票為主體,附加保險、代金券等低價值標準化配件的機票套餐)。對于包含南航機票的打包、組合產品,代理人也需要經過南航審批后,方可投放至南航簽署商務合作協議的C端第三方渠道展開銷售。同時,B端平臺僅限自有平臺進行供貨銷售,不允許在第三方平臺供應裸價或組合產品。


  毫無疑問,這一則新規定同樣對整個機票產業鏈條產生了巨大影響,首當其沖受沖擊的就是OTA企業。盡管如此,到目前為止幾大OTA平臺給記者發來的針對新政的官方回應都只有配合和服從。阿里旅行回應稱,將配合航空公司的政策,確保代理人的合法、合規和對服務的保障。對于新政中要求停止銷售的代理人,阿里旅行已經做了下線處理。攜程方面則回應,將嚴格遵守民航監管部門與航空公司的各項規定。


  記者又先后登錄查詢了攜程、去哪兒、阿里旅行和同程旅游網等多家OTA網站,發現各家的中小型機票代理商基本已被清理干凈,當前能搜到的機票產品均是來自航空公司官方旗艦店或者自營渠道。


  一線曙光的“白名單”?


  不過,早在新政出臺前夕,業內已經開始流傳消息,稱航空公司一方正在考慮執行“白名單”政策,準備允許部分代理人仍然可以在少數幾家符合航司審核要求的OTA上供票,這讓OTA們和大批依靠平臺生存的中小票代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目前都處于熱切觀望狀態,等候航空公司進一步明確規則,以便考慮是否重新上線平臺產品。


  某大型OTA平臺內部人士日前向新快報記者確認,從他剛拿到的一份獲準在其平臺上銷售機票產品的代理人名單來看,雖然暫時只有七八十家,但其中大中小代理人都有,證明航空公司對白名單的代理人并沒有嚴格的數量或者規模上的限制,目前進入的還只是首批,未來航司會視代理人的合作情況逐步增加。